索引號 | 113710000043591093/2023-01107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發布機構 |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黨政辦公室 | 內容分類 | 管委文件 |
成文日期 | 2023-06-30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有效 |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黨政辦公室 關于印發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專項工作方案的通知 |
||||
|
||||
|
||||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黨政辦公室 關于印發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專項工作方案的通知 經技區黨政辦發〔2023〕23號 區直有關部門,各鎮,駐區有關單位: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專項工作方案》已經區黨工委管委領導同志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黨政辦公室 2023年6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建設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專項工作方案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根據《威海市建設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專項工作方案》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到2027年,城鄉一體的教育資源配置機制全面建立,鄉村學校(含幼兒園,下同)辦學條件全面改善,教師隊伍素質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鄉村群眾教育滿意度進一步增強,城市與農村義務教育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之比降至1.01以內,創建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到2035年,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鄉村教育獨具特色,服務引領鄉村振興的功能充分發揮,鄉村教育現代化全面實現。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鄉村全環境立德樹人工程。 1.落實鄉村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機制。全面加強黨對鄉村學校的領導,落實鄉村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推動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加強鄉村學校黨建帶團建、隊建,推動黨團隊育人鏈條相銜接、相貫通。2023年,鄉村學校全部“一校一案”制定全環境立德樹人實施方案,落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責任?!步逃志郑械谝晃粸闋款^部門或單位,下同)、黨群工作部〕 2.推進鄉村“四個校園”建設。開展鄉村文明校園創建行動,爭創省級文明校園。加快鄉村綠色校園創建,到2025年,實現鄉村綠色校園全覆蓋。推進鄉村書香校園建設行動,到2025年,實現區級鄉村書香校園全覆蓋,爭創省、市級鄉村書香校園。深化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到2025年,實現省、市、區市三級鄉村溫馨校園全覆蓋,強化校園環境育人功能。(教育分局、黨政辦公室) 3.加強鄉村家庭教育。加強鄉村學校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家長委員會建設,推進家長學校建設,探索具有鄉村教育特色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引導家長落實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社會落實協同育人責任。加強鄉村家庭教育陣地建設,依托文明實踐所(站),普遍建立家長學?;蚣彝ソ逃笇Х照军c,到2025年村居基本實現全覆蓋。(教育分局、黨政辦公室、黨群工作部,崮山鎮、泊于鎮) (二)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4.實施教育強鎮筑基行動。全面增強鎮域駐地教育公共服務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爭創省、市兩級教育強鎮筑基試點鄉鎮,在試點基礎上全面推開實施。健全學區管理機制,實施一體化教育管理機制,制定學區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科學籌劃學區內學校均衡發展工作目標,研究階段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教育分局、 經濟發展局,崮山鎮、泊于鎮) 5.構建城鄉協作發展共同體。實施強校擴優行動,堅持市域 指導、以區市為主,鼓勵城區優質學校采用“1+N”托管、掛牌、辦分校等模式,實行“一長多?!钡裙芾磙k法,形成較為緊密的結對辦學關系;以城區優質學校為核心,建立城鄉間、校際間聯盟型的友好結對關系,開展傳幫帶活動。2025年實現鄉村學校結對共建全覆蓋。建立強校擴優行動輻射學校捆綁評價制度,激發集團、聯盟辦學活力,提升行動實效。(教育分局) 6.強化鄉村教研支撐。依托“學區聯合教研”實施方案,深入落實學區內教研組幫扶常態化、制度化。圍繞學區間每年一次的學區聯研成果展評活動,推進幫扶鄉村教研的成果走深、走實。2023年起,區教研員定期深入鄉村學校,開展有組織的教研活動,指導并帶動鄉村學校相關學科領域教師開展教研活動,不定期參與學區內教研活動,為學區內教研組幫扶活動保駕護航。依托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范區建設,推動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在鄉村學校的推廣應用和本土轉化。(教育分局) (三)優化改善鄉村學校辦學條件。 7.實施鄉村學校布局優化行動。調整《中小學幼兒園十年布局規劃(2019—2030年)》,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保障校車接送和午餐標準配備等服務的基礎上,依據鄉村學生生源變動趨勢,進一步調整優化鄉村學校布局規劃。既要確保鄉村小規模學校數量不再新增,又要防止鄉村小學、幼兒園“撤并一刀切”和初中“貿然進城”。(教育分局、經濟發展局、自然資源管理辦公室) 8.實施鄉村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系列工程。對標省定基本辦學條件標準和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標準,結合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程推進,制定鄉村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改善工作規劃,2027年所有鄉鎮駐地學校均達到省定Ⅱ類以上辦學條件標準。推動鄉村學校改善午餐、飲水、取暖消暑條件,提升交通服務、廁所建設、教室亮化、功能室建設及儀器器材配備水平。(教育分局、經濟發展局、建設局、社會工作部、公安分局、衛生健康管理辦公室) 9.實施鄉村幼兒園規范化建設系列工程。對標省定基本辦園條件標準和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評估標準,兼顧硬件提升和普及普惠發展,制定幼兒園規范化建設工作規劃。加強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建設,加大對鄉村幼兒園的改造提升力度,配齊配全鄉村幼兒園保教設施設備。(教育分局、經濟發展局,崮山鎮、泊于鎮) 10.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賦能。實施鄉村學校數字校園建設攻堅行動,在技術培訓與支持、老舊設備更新換代、優質資源配備占比等方面予以傾斜。推動鄉村學校網絡提速擴容,支持鄉村學校錄播教室建設,全部對接空中課堂。2024年實現“千兆進校、百兆進班”,鄉村學校錄播室全覆蓋。推進鄉村學?!盎ヂ摼W+”教與學模式改革,加強以空中課堂為基礎的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等模式在鄉村學校普遍推廣應用。逐步建成覆蓋全學科、全章節的優秀課程共享資源庫,面向鄉村教師免費開放。(教育分局) (四)建強鄉村校長教師隊伍。 11.選優培強鄉村校長。加大鄉村優秀校長培育配備力度,嚴格校長選任條件,遴選一批城區年輕后備校長到鄉村擔任校長(副校長),到2026年,縣域內45周歲以下鄉村學校校長(含副校長)原則上達到50%以上。實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城鄉定期交流輪崗機制,在一所學校連續任職滿2個任期的校長或副校長,原則上應進行城鄉學校交流。實施鄉村校長專題培訓,新任職校長必須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接受崗前任職培訓。(教育分局) 12.提高鄉村教師配置效益。提高鄉村教師招聘崗位的科學性和針對性,逐步配齊鄉村學校緊缺學科教師。落實省公費師范生培養計劃,為鄉村學校培養優質師資。深入實施師范生實習支教計劃。深化“縣管校聘”改革,探索建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農村學校服務期制度。根據實際,新任職教師、省屬公費師范生參照執行前兩個聘期城鄉學校捆綁聘用制度,其農村服務年限可分段合并計算。(教育分局) 13.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實施義務教育教師學歷提升計劃,2026年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專任教師學歷普遍達到本科層次。深入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爭取教師入選省鄉村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進一步實施鄉村學校校長助力工程和鄉村學校骨干教師助力工程(簡稱“雙助工程”),深入開展“質量下鄉百校行”活動,提升鄉村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校長的學校治理水平。(教育分局) 14.大力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按規定落實鄉鎮工作補貼政策,落實鄉村教師年度健康體檢制度。妥善解決鄉村教師子女教育問題,在入園入學方面提供便利條件。在最美教師、教書育人楷模、特級教師、師德標兵等各級各類宣傳選樹、資質評定中向鄉村教師予以傾斜。落實鄉村教師“定向評價、定向使用”政策,加大職稱評聘向鄉村教師傾斜力度,提高教學實績權重。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建立專項基金,依照有關規定對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給予物質獎勵和社會救助。(教育分局、經濟發展局、財政金融局、科技創新局、社會工作部) (五)打造鄉村學校辦學特色。 15.深化鄉村學校課程教學改革。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和山東省中小學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實施教學,全面建設“達標課堂”,確保鄉村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指導鄉村學校根據自身優勢,開發田園、海洋等特色校本課程,構建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課程育人體系。開展耕讀教育,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藝術、體育和實踐活動優秀社團,遴選推廣鄉村學校特色精品示范課,評選鄉村學校特色校本課程。在中小學特色學校建設中向鄉村學校傾斜,到2025年,實現鄉村特色學校全覆蓋。充分利用鄉村自然人文資源,組織非遺傳承人、能工巧匠、致富能手進校園,開設特色課程,挖掘育人元素,形成育人合力。以優質課、優課評選工作為抓手,引導廣大鄉村教師深入研究課程教材內容和課堂教學規律,創新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組織優秀課例展示交流活動,開展教學說課評課,用好“威海名師輔導講堂”優質課程資源,示范帶動廣大鄉村教師變革教與學方式。(教育分局、社會工作部,崮山鎮、泊于鎮) 16.挖掘利用鄉村校外教育資源。發揮好鄉村少年宮和紅領巾學院等的作用,建設一批鄉村學生研學基地,支持每所學校建設一處勞動實踐場所,形成1個校外教育特色品牌,將學習從課堂延伸到大自然。實施“鄉村學生進城拓展視野計劃”,結合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和校外實踐教育活動,組織鄉村學生到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高新企業和省、市級中小學生研學基地等開展實踐體驗活動,開拓鄉村學生視野。(教育分局、黨政辦公室、黨群工作部、社會工作部,崮山鎮、泊于鎮) (六)加強鄉村特殊兒童關愛。 17.保障鄉村特殊兒童受教育權益。關注鄉村殘疾兒童受教育情況,2024年,依托設在鄉鎮的小學和初中實現鄉鎮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全覆蓋。完善學生資助政策,關注孤困兒童和殘疾兒童群體,確保鄉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落實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指南,實施“希望小屋”“希望學堂”等公益項目,促進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全面成長發展。健全鄉村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失學輟學常態監測機制,“一人一案”跟進即時勸返措施。建立鄉村學困生成長檔案,健全個性化幫扶機制,保障學生完成學業。(教育分局、黨群工作部、社會工作部、衛生健康管理辦公室,崮山鎮、泊于鎮) 三、工作保障 18.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區黨工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進行統籌協調,教育分局牽頭,區直有關部門、駐區有關單位分工負責,落實具體推進措施。把推進鄉村教育振興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制定專項工作方案,不斷加大財政投入保障力度,務求工作實效。(教育分局、經濟發展局、社會工作部,崮山鎮、泊于鎮) 19.加強鄉村教育振興研究。以市級鄉村教育振興“雙助”專項課題為引領,定期開展鄉村學校質量發展、隊伍建設、課程教研等情況調研和跟進指導。參加全市鄉村教師教科研專題培訓,指導鄉村學校立足學校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確立研究項目,開展行動研究,定期對課題項目進行評估論證。(教育分局) 20.強化督導評價。將鄉村教育振興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評價。制定鄉村學校單獨評價體系,樹立科學的評價導向。(教育分局、社會工作部)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